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要闻动态 > 财政动态

吉林长春设立东北地区最大规模基金

时间:2022-02-10 11:01来源:中国财经报
【字体: 打印

      由吉林省长春市财政局牵头组织、长春市金控集团具体实施的长兴基金日前设立。长兴基金总规模300亿元,有望撬动社会资本2000亿元,从而拉动产业投资1万亿元,是东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基金。长兴基金将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,支撑长春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。

  长兴基金,是取新时代长春振兴之意。在202112月召开的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,长春市围绕开创长春振兴发展新局面作出系统布局、全面部署,即着力打造工业强市、农业强市、生态强市和区域创新中心、区域消费中心、文化创意中心“三强市、三中心”,推进国际汽车城、现代农业城、双碳示范城、科技创新城、新兴消费城、文化创意城“六城联动”,构建1个万亿级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、农产品加工、新能源、光电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文化旅游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加快形成多点支撑、多业并举、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
  正是为了支撑“六城联动”和1个万亿、6个千亿产业集群建设,长春市组建长兴基金,旨在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,培育壮大特色产业,在引导资金助力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、产业集聚和企业发展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,实现协同增值、和谐共赢。

  长兴基金按照“1+6+N”架构体系设立。“1”,即围绕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,通过激励存量、激发增量、整合重组的方式,打造树立1个长春市的基金品牌旗帜;“6”,即围绕重点投资方向,下设汽车产业基金、现代农业基金、光电信息基金、生物医药基金、科技创新基金和文化创意基金6支主导基金;“N”,即在6支主导基金框架下,围绕产业发展不同阶段、项目落地不同需求、企业发展不同时期、科研及成果转化不同进度,设立N支产业子基金。

  长兴基金将形成“产业+项目+企业”的多领域投资对象体系和“直投+引投+风投”的多元化投资工具体系,实现对“招商引资+招才引智+科技孵化”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和要素的全覆盖,以及对“种子期+初创期+成长期”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全覆盖。长兴基金在设立一般子基金模式基础上,充分考虑企业实际融资和投资主体需求,采取直投、专项基金、并购基金等多样化运作模式,提升投资效率、加强精准扶持、激发资本招商活力,与基金管理人灵活合作。

  该基金重点投向的6个产业主攻方向,均是有优势、有潜力的特色产业,有利于反哺产业基金保值增值、发展壮大。

  从产业生态看,长春的汽车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扎实、体系完备、发展空间广阔。2021年,一汽在长新增整车产能56万辆;到2025年,一汽在长产能将突破400万辆,从而带动零部件产业集群式发展。同时,长客强化整车生产、配套回归和服务检修,全面推动本地产业链建设迈向新台阶。在光电信息产业、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,长春也有突出优势,以长光卫星、奥莱德光电、希达电子、金赛药业、百克生物、国药长生、弗迪电池为代表的诸多企业,产品附加值高、竞争力强、市场空间巨大。

  从资源生态看,长春在绿色食品和粮食化工领域具有很好的自然资源禀赋,“粮头食尾、农头工尾”建设加快推进,智慧农业、都市农业、休闲农业,餐桌食品、快速食品、功能食品等产业发展优势独特,前景广阔。双阳梅花鹿、百万头肉牛、千万头生猪、一亿只肉鸡将为农牧业发展带来支撑。同时,长春具有绿水青山、冰天雪地和影视文创、健康医养等特色资源叠加优势。近年来,全市冰雪避暑、休闲旅游、医疗康养、总部会展、影视文创、现代物流、新型商贸等吸引全国消费者沉浸式体验的新经济、新业态快速发展,冰雪资源日益“热”起来,文化资源加快“火”起来。

  从创新生态看,长春拥有吉林大学、东北师大、长春理工、光机所、应化所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,人才资源丰富、科研实力雄厚。2021年,长春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37位、位居东北首位,全年吸引10万名大学生来()长就业创业,成为东北唯一连续5年人才净注入地区。长光卫星成为东北唯一独角兽企业。特别是近年来,长春通过大力吸引华为、浪潮、科大讯飞等全国高新技术头部企业集聚落户,牵头组建数字经济产学研创新联盟等,开展“订单式”科研,推动全市高校、科研院所和生产中间产品的配套企业加快融入头部企业的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供应链。同时,重点围绕吉林大学等高校、光机所等科研机构,布局建设标准厂房,吸引科研成果就近孵化转化和招引同类科技企业就近落地,形成了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、直接转化的良性循环。

  基金是产业的源头活水,产业是基金的成长沃土。按照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专业管理、鼓励创新”的原则,长春将强化风险管控,健全退出机制,推动产业基金良性发展。